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鲨理财

学习古人理财之道!

2021-11-03鲨理财 人已围观

简介...

"理财"一词早在《易经系辞》中就已出现,"理财如辞令,禁民为非曰义"的意思是禁止百姓各种不合理的财产支出,合理地管理财物即为"理财"。众所周知,中国古代的经济是“重农抑商”,以农业为主,商业则不受重视。因此,古代自然也没有产生所谓的“财政”概念。然而,尽管金融概念并未出现,但理财这个概念却悄然扎根。

从古代起,中国就经历了许多战争和灾难。这一情况出现时,许多百姓往往扛不住,极易成为灾民、流民。这样显然不利于王朝的统治,因此,许多朝代都要教育百姓理财。后汉书中有明确的记载:“古者急耕之业,使之使之勤,节用储蓄,以备灾祸。”就是让人们储备一些粮食财物,以备灾祸。

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理财的呢?

一、开源节流的苏轼

被贬为团练副使的苏轼,俸禄大幅下降,于是他“苦心节俭,日用不得过百五十。每个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,断三十块,挂屋梁卜,平日用画叉挑取一块,即藏去叉,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。也就是控制日常开支,然后每月发工资后,拿出4500元钱,分成三十串挂在房梁上,每天要用的时候,用叉子把一串挑出来,拿完后把叉子藏起来,然后在屋里放一个大竹筒,储存每天剩下的钱用来招待客人。这个属于”节流“,同时苏轼也向当地衙门申请了几十亩荒地,”开源“种地”。

这一理财方式,其实就是现今提倡的“存钱”方式,把钱积累起来,保证自己的生活比较稳重。稳妥的理财助理专注于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推荐,不求高收益,只要放心就行。

二、坚持不懈的白圭

要说苏轼的“理财”是为了规避风险,等于现在的“买保险”。所以古时候还是有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方式,其中以战国白圭最为著名。原本作为一名珠宝商的白圭,出于对珠宝市场的控制,有时他可以把珠宝的价值翻一番。之后,他又经营别的企业,通过倒卖来“理财”。到了收货的季节,他适时地买进粮食,再把丝绸、漆具等生活用品卖给富裕农民,而青黄不接或收成不佳时,他又卖粮食,同时购入滞销的手工业产品。这样,当某些商品积压时,白圭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得,缺粮时,又以比别家的低价及时卖出,既保证了自己的利益,又赢得了好名声。

《汉书》中说白圭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鼻祖,即“天下言治人祖”。那么为什么要说他是战国时期的巴菲特?这种说法也要从他最熟悉的那套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人”的说法开始。这种感觉是否像巴菲特的“别人贪婪我怕,别人怕我贪婪”的调子,投资界的厉害角色,似乎投资界的厉害角色,都善于拨开迷雾,懂得辩证地看事。

这一理财方式,如今也是很多理财专家所倡导的:观察市场趋势,抓住最佳投资时机,从而获得高收益。这样的理财方式需要对市场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熟悉。

三、风险投资商吕不韦

如:吕不韦曾在邯郸见到过被劫持的秦国公子们,他归而谓:“耕田之利几倍?”毫无疑问,这种高收益模式必将带来高风险。

吕不韦发现有潜力且价值被低估的“企业”(秦公子异人),为其注入“风险资本”,帮助他“上市”(登上皇位),从而获得巨大收益,但如果没有合理的退出机制,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,而吕不韦的后半生也将得到巨大的收益。

除倒卖外,古代也会“炒作”,其中著名的一句“古玩盛世,乱世黄金”就是其中的经典名句。这种商品由于其自身不可复制性或稀有度,使得这类商品往往比较保值。事实上,这些东西的价值如此之高,离不开古人的“炒作”,毕竟有些喜欢收藏的人会刻意抬高收藏品的价值,从而彰显自己的品味不凡,这同样会导致一些物品大量升值。

谈到这些,我们也了解到,实际上相对于现在各种“理财”手段,可以说,我们的许多“理财”概念其实都是从古人那里继承、变形过来的,甚至现在许多物品的价值仍受到古代许多观念的影响。但是,无论哪种理财方式,收益与风险总是伴随而来,因此理性理财是王道。


Tags:

猜你喜欢